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正文

和宋广菊不一样的刘平正在改变保利

2023-03-13 16:26:16 地产话事人

“保利今年要成第一了吧?”我问一个老保利。“不出意外的话!”他说:“去年已经是第一了,下半年少报了点。”

很唯心地看,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。说好的华山论剑,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都跑的跑、挂的挂,谁还在场上谁就是兵不血刃的天下第一。从过去的万保金招,到后来的恒碧万融,再到现在的央企国企独大,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完成从草莽江湖到高高庙堂的转变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是好事情吗?在保交楼时代恐怕是,可之后呢?

一个15万亿的市场,市场主体纷纷趴窝,自然有新人顶上来。保利、招商、华润这种央企,越秀、建发这种地方国企,都嗅到了春天的气息。

第一步要做的是统一思想,不换思想就换人。

保利的一些朋友说,人事调整很正常,但如此大规模的变动,在央企里并不多见。

保利掌舵人:刘平(图片来源:网络)

2021年7月,宋广菊退休,刘平接任保利发展董事长,年底就开始刀刃向内;2022年初,保利发展新任命13个分公司总经理,其中11个是80后,4个85后;2023年初,

7个平台董事长、总经理被免职或换防。

更极致的是7个区域管理层职位被调整为专员。天津是重灾区,保利天津副总钟学安,副总工程师刘克骏,调整为安全与质量监督专员;财务总监王革调整为审计专员。

这算不算降职?保利的朋友们都给不出明确回答,但我们可以看看它调整的逻辑:

其一,被调整的这些管理层,“大多数都快到退休年龄了”;保利党委发布《专务类人员管理办法》,这是让老同志们发挥余热,他们最重要的职能是“监督”!

其二,这些人都是一条专业线干了很久,比如财务、比如工程,因为不够全面,再进一步难如登天。当然收入会大打折扣,比如保利华南实业副总经理陈小明,之前在保利内部业绩最好的区域,绩效奖金高,但成了审计专员后,

“工资肯定不高了”。

在保利两级管控体系下,有32个平台公司,有的董事长身兼多职,管理几个平台。今年初的这波调整,相当于释放出几个董事长职位。这和碧桂园的区域合并、总裁降级恰恰相反——这或是人事变动的另一重意义所在,保利要继续扩张了。“过去很多集团领导兼任平台董事长,但时间长了必须要有专职。”

华南华东在保利盘子里占比一直最高,但北方业务并不均衡。同属央企的华润朋友说,即使在北京,这两年拿地也少,存在感弱,这是战略导向问题。保利朋友也说,这波人事调整之所以天津、河北平台变动大,也是因为“成立久,相对偏保守,尤其副总以上跨区域少,成长性差,换岗也难。”

夜色中的北京保利国际广场(图片来源:网络)

在国资委提出干部年轻化的大背景下,刘平的遣兵调将就更显得不意外。和2020年四川反腐引发的人事动荡相比,这一次是保利的主动调整。

与前任宋广菊相比,刘平的管理手段更为严格。熟悉保利高层的朋友说,“他们的风格很不一样,宋总偏感性,明明排在第五却敢提出进前三,在战略上有高要求,向上向前的感觉更猛;

现在的领导审计出身,更严谨。”

十九年前,宋广菊在通建大厦办公室批阅文件(图片来源:网络)

保利一个城市公司的朋友提及刘平在项目考察时说,他听汇报太细了,比如他会问你:红线外市政水电成本是多少?

坐5望3时代,保利要的是发展,真正当了老大后,保利又开始低调。去年年初,保利内部已经对行业有基本的判断。“缩量时代,利润空间越来越薄,未来房地产就是制造业;不管是建筑还是运营,都得精细到极致。”

保利接下来的变化是什么?很多朋友说是收并购。一个TOP5房企CEO说:

“今年会有一批公司真正死掉。”

从这个意义上说,保利的对手不再是将杠杆用到极致的民营房企了——去年很多售楼处销售员的第一话术是:我们是央企,交房不是问题——对手是同样拿着低成本资金的国企兄弟。比如广州越秀,从2020年至今,资金成本逐年下降到如今的4.11%。

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。大浪淘沙,一些民企倒下,一些国企站起来,很难说这是值得庆贺的事儿。今年2月,旭辉原华北区域总裁董毅履新越秀,在媒体造势时众口一辞说他是拿地高手。对越秀来说,又是北京疯狂拿地,又被质疑业绩造假,这种意淫式操作从去年中报的营收大幅增加就开始了。榜单排名、激进拿地,类似的故事殷鉴并不遥远。

-END-

关键词: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动态

关注